保定佛教新闻 >> 返回 您当前所在位置:首页 > 保定佛教新闻 > 正文

《大乘无量寿经》研习报告二十八

更新时间:2009-11-02 09:24:23点击次数:8369次

保定佛教咨询网讯:

   
    2009年11月1日星期日上午九点,大慈阁“莲池讲坛”由陈松鹤博士继续为大众讲解《大乘无量寿经》研习报告二十八。
    讲座内容:法藏大士说,我法藏将来成佛的时候,佛的名号叫做无量寿。[无量寿]代表常住法身。佛法就是教我们肯定、认识自己的真身。禅宗[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],找回自己的永恒真心本性,[无量寿]的梵文就是阿弥陀,名号含摄一切,名号功德不可思议。这是真如自性的德号。念佛洪名,等于将一切佛名号、一切经典都念尽了。古德[死尽偷心,老实念佛],偷心就是投机取巧,不老实。一切众生只要听到弥陀的名号,欢喜信受,依教修行,就全部都会来生极乐国土。生到极乐的人都是真金色身,具足三十二重大丈夫相.《十善业道经》说佛身佛相是从百千亿福德所生。好的身相从心好而来。所以要[亦以大悲心。利益诸群品],对于贫穷苦难的众生,教导他断恶修善,这是改善物质生活唯一途径,培福。《俞净意公遇灶神记》是最典型的例子。对于生活富裕而没有智慧的,佛教导他破迷开悟,避免造业,使福报能够持续,不至于享尽了,罪报现前。如大梵天王。为了觉他,首须自觉,所以自己要[离欲深正念。净慧修梵行]。《四十二章经》云:「离欲清净,是最为胜。」控制、占有的爱欲是最危险了。欲是深渊,贪图五欲六尘,造作种种罪业,堕落恶道。「正念」离一切邪念。离开自私自利的念头,决定有利益一切众生的念头。用清净的智慧,勤修证入涅槃的无上清净无欲的诸行。要保持精进不退的办法就是读经听经、亲近善友,远离诱惑。
(编辑:保定佛教资讯网)
寺院简介更多

本会定名为保定市佛教协会。英文译名:TheBuddhist  Association of Baoding。英文缩写:BABD

本会成立于1995年5月,至今已历七届,现任会长真广法师。

本会业务主管单位为保定市民族宗教事务局,登记机关为保定...

冀ICP备2025118860号 冀公网安备 13060602001007号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:冀(2023)0000069
技术支持:航程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