莲池讲坛 >> 返回 您当前所在位置:首页 > 莲池讲坛 > 正文

“莲池讲坛”总期106期由陈松鹤博士为大众汇报《大乘无量寿经研习报告》第五十二讲

更新时间:2011-01-05 11:13:47点击次数:51504次
   2010年1月2日星期日上午九点,大慈阁《莲池讲坛》由陈松鹤博士继续为大众汇报《大乘无量寿经研习报告》第五十二。
   讲座内容:歌叹佛德第二十七,极乐世界的人们受弥陀威神之加被,遍至十方,礼供诸佛,随即还归本土听闻弥陀妙法,皆大欢喜,自心开解,得悟圣道。此时极乐世界,香风吹七宝树,妙乐供养,无量妙花供养,皆是自然。一切天人也都来极乐供养诸佛菩萨,这是由于弥陀威神的加持,以及天人们宿世都供养如来,善根相续,没有间断,没有缺减,善于修习,善于摄取,善于成就的缘故。其中重点阐述内容包括:
   1 供花与供香的含义:华在佛门中代表六度万行的菩萨行,庄严自身,庄严国土。善行必然有善果,好花必然结好果。香是戒定真香,佛子以戒定的修学来普熏法界,供养诸佛,感化身边的人,犹如香气普熏一样。即儒家所说,“君子之德风”。
   2 善根与善业的区别:善根一般是指听闻佛法后,立即能够领悟,放下自己错误的见解和烦恼,依教奉行;而善业是指广修善行,修积善业,在生活中,我们看到很多的富贵人好行善事,为世人称赞,但不是积善业的人同时具有善根。具有善根的能深入领悟佛法,最终达到解脱生死,具有善业的人则可以得到善的福德和果报。
   3如何善于修学?经文中[善修习故、善摄取故、善成就故],告诉我们如何在生活中善于修正自己的错误,学习别人的长处,摄取别人的优点,成就自己的德行和功德。简单的说就是看到别人的一丝毫善心、善念和善行,都要把它学习过来,摄取到自己身上;看到别人的恶习,要立志自己一辈子都不要犯这样的过失;这样每时每刻都在学习,就能善成就自己的道业。
   课后剩余一个小时的提问时间,大家踊跃发言,分享了生活中的体悟,陈博士着重回答了以下问题:什么是禅意;修学状态的[不怕念起,只怕觉迟];国语水平低的朝鲜族如何学习佛法;供佛龛的注意事项等。
(编辑:保定佛教资讯网)
寺院简介更多

本会定名为保定市佛教协会。英文译名:TheBuddhist  Association of Baoding。英文缩写:BABD

本会成立于1995年5月,至今已历七届,现任会长真广法师。

本会业务主管单位为保定市民族宗教事务局,登记机关为保定...

冀ICP备2025118860号 冀公网安备 13060602001007号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:冀(2023)0000069
技术支持:航程云